我就讀國中,雖然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但是我還是對同一個年級總共60班的盛況印象深刻。我從國小五年級開始,數學這一科突然開竅,成績突飛猛進,總是在班上稱霸,後來到了國中時代仍然如此,但原因並不是因為學校的老師教得不錯,而是我在課後有參加一個有名的數學家教班,那時候A+班裡面所有的學生,約有200人都是參加這個老師的家教班,其實後來想想,這個家教班老師是因為教學內容比學校的課本困難又艱深,這樣的作法讓已經熟悉基本課程的學生,更上一層樓,跟一般程度的學生的差距也越拉越大,但是這種作法並不適合所有的學生,在家教班裡面,老師也是常常在課堂上當場考試,就是當場出一題題目,對答案然後寫錯的人就要被學校椅子上的那種長方形木板打一下,也是有很多人基本的觀念都不會了,難的就更不能瞭解了,當然也只有挨打的份。
學校的老師重點放在把所有學生都教好,我們這些成績好又去補習的同學,學校的老師根本不擔心,反而希望我們能在學校教教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像我自己那時候,就有個觀念認為,補習班的老師教得比較好,也覺得成績不好的去補習就會改善了,所以補習的情況只有更嚴重而完全無法改善。但事實上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那時候的學習方法完全錯了,因為我只會學老師教的東西,上課的內容,學校的老師教的不夠,就去找補習班的老師教,只會被動地吸收,我完全不會自己去找進階的資料與教材,主動地去學習,而這個想法一直到念大學的時候,才被打破,從大一下學期開始,我也才開始慢慢地接觸文學的世界。所以學校的老師應該要在援助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以外,還得指導成績好的同學要如何自修或是接觸什麼更深入的教材,對不同的學生適性而教之,比較能導正補習班是萬靈丹的錯誤印象。
我們的國中二三年級導師是英文老師,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的聲音尖銳,體型雖然瘦小,打起人來也是蠻痛的。印象中跟老師發生了幾次比較嚴重的衝突,有一次是國二升國三的暑假,那時候因為數學不錯,當了數學的小老師,數學老師剛好也是5班的導師,所以比較沒有時間管我們班,那時候導師就說她想要施行數學考試沒有90分就要被打的政策,結果我不曉得是怎麼了,一反常態,突然脫口而出,「老師,數學不是每一個人都學得好,就算你用打的,他們也不會考比較好。」老師還真的接受我的講法,放棄了這個新政策,但是過了幾個星期,又有一天在班上對大家說,看大家的成績表現,我還是得要祭出不滿90分受罰的政策,要不然我的良心會過意不去,我不打人,就有人根本不把數學這一科放在眼裡,但是這一次我就沒出聲了。其實老師的出發點並沒有錯,她是為了同學們以後能考上好高中,希望能夠用這種策略幫助大家,也許一些怕受罰的學生,就會因此更用功唸書,但實際上,同學們是沒有遇到一個教學方法適合自己的老師,就算自己想用功拿到好成績,也是徒勞無功,然而對老師來說,要以一種方法滿足班上50幾個學生的脾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他有更多時間,可以分別對不同的學生做個別教學,所以老師也只能用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方法教學。
還有一次是國三選填志願的時候,不曉得為什麼,我對建中、台大有很深的成見,所以我把師大附中填成了第一志願,這個決定讓老師大為光火,還跟我媽媽溝通了許久,最後怎麼解決的我也忘記了,不過結果是我的志願也是依照建中、附中、成功的順序填寫。也許是命中注定,我還真的只有考上成功高中,連附中都沒上,但現在我才知道,建中跟台大會是第一志願的原因,就在於學校的校風開放,學校鼓勵學生自治並接觸課業外的知識,當初要求我把建中填成第一志願的老師,從來沒有跟我講過建中的環境如何,對未來的影響在哪裡,事實上我媽媽也只有國中學歷,爸爸是國小,他們也只曉得第一志願就是最好的,根本不曉得這種學校好在哪裡,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在這個社會比較不容易發生了,翻翻每個學校的網頁,各學科的網頁,就可以稍微對學校有一點瞭解。但我並不後悔沒有考上建中,因為在高三的時候,遇到一個讓我對國文科改觀的老師,我也從只看倪匡科幻小說的習慣,慢慢地從三劍客(翻譯書名為俠隱記)接觸了更多文學名著。
在家庭教育不足的情況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也扮演了相當程度的啟蒙角色,目前這個時代的資訊隨著網路的發展流通迅速,父母的教育程度也比以前高,所以像我小時候一樣以井觀天的狀況應該比較少見了。如果老師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看事情,很多衝突應該都可以避免,也不會造成學生的抗拒心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o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