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客星站的科幻時空裡面,介紹了一部蠻特殊的奇幻小說「仇鬼豪戰錄」,作者自稱仇鬼,在博客來裡面有關於作者的簡短介紹。
在為何寫仇鬼這篇文章中,作者說明了這部奇幻小說的由來,鬼族在奇幻小說裡面,通常是消耗品,而作者卻以一個光榮十字會中御林軍的成員,光榮帝國的王子聖御林‧昆因為被陷害而中箭身亡為起點,輾轉讓鬼影谷的拖屍隊把屍體撿回鬼影谷,也因為王子本身的身體質量高,再加上死亡時被冰之箭射穿一隻眼睛,大腦保存良好,讓古影法師施以還魂術後,成為鬼影谷的右軍鋒將-獨眼。
故事的背景設定還蠻合理的,也因為獨眼跟聖御林‧昆的身份混淆了主角的思考與想法,整個故事就記錄了獨眼恢復聖御林‧昆記憶的過程,還有聖御林軍與鬼影谷的敵對狀態,主角分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故事的中間,夾雜了許多對戰的情況,情節的錯綜複雜就像是魔戒一樣,各個不同的種族,在一塊神創世界的大陸上爭權奪利,為了生存也為了利益而互相爭鬥。
目前分類:Materials (156)
- May 06 Fri 2005 17:02
仇鬼豪戰錄
- Apr 24 Sun 2005 21:41
解決問題的程序(你想通了嗎?)
- Apr 15 Fri 2005 00:10
人二雄的電視好國民
人二雄就是詹仁雄,陳孝萱的另一半,康熙來了、我猜我猜的製作人。這兩個節目都是非常長壽而且收視率居高不下的熱門節目。最近買了他很久以前的漫畫作品:電視好國民1,2還有東區男子公寓,也是想看看這個超人氣的製作人究竟有什麼底子。
書裡面大都是很無奈、輕鬆地把一些藝人、主持人、工作人員的特性放大,然後運用想像力將這些習慣或特質放到另一個場景或空間裡面,產生笑果。例如最喜歡照鏡子的女藝人,不管到哪裡看到鏡子都要照,就連演戲的刀面也可以照。還有脾氣暴躁的製作人好姐(侯文燕)究竟有什麼易於常人的怪癖。思想易於常人的XO姊妹(SOS),究竟思想有多另類。第二女主角如何想盡辦法讓第一女主角出醜。
在電視好國民2的侯文燕寫的序裡面,有一段文字把電視圈描寫的很透徹:
- Mar 27 Sun 2005 15:30
瘋狂 - by 哈金
有關這本書的內容及書評,各位只要點閱這些連結就可以看到,所以我不想多寫類似的東西。
茉莉:讀哈金小說《瘋狂》
康正果:告別瘋狂——哈金《瘋狂》書評
瘋狂
- Mar 15 Tue 2005 10:41
倪匡科幻獎
- Mar 07 Mon 2005 10:40
邏輯與視覺圖像遊戲
100個視覺與圖像的奇幻遊戲
在剛拿到這兩本書的時候,我在一天裡,花了半天的工夫,耗盡了當天的腦力,才專心解出「發現小船」裡的前25個題目,「100個視覺與圖像的奇幻遊戲」這本書的內容,看起來讓我感覺比較遙遠,我只看了前三個題目,解出其中的第二題,對照正確答案後,才有點感覺到作者設計題目的邏輯是什麼。
- Jan 11 Tue 2005 10:27
與熊共舞:軟體專案的風險管理
Book: 與熊共舞:軟體專案的風險管理
作者:湯姆.狄馬克、提摩西.李斯特/著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面對風險時,有四種策略可以選擇
- Dec 07 Tue 2004 10:09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本書:香水
在唸大學的時候, 常常會週期性地前往學校裡的書苑逛街, 跟女生去逛百貨公司一樣, 沒有特定的目標, 從書店門口的暢銷與特價書開始, 一直晃到後面的各類叢書, 我最喜歡看的是小說, 也繳了不少學費給志文出版社, 我買了很多他們出版的小說, 算起來應該有30多本吧, 現在這些書還在家裡佔了書架一格的空間.
在逛書店的時候, 除了固定的品牌選擇外, 最能吸引讀者注意的就是書名, 我常常會在書店裡晃過每一個書架, 眼睛也會快速地掃瞄架上每一本書, 當有一本特別的書名多佔據了幾秒鐘的短期記憶時, 這時候很自然地就會回頭伸手把那本書抓到手上, 看看封面跟前言, 再決定要不要瀏覽內容. 每一次逛書店, 總會有2~3本書獲得青睞, 要等到晃完整個書店的時候, 才會從這幾本書裡面挑選要買回家的那一本, 大學時代的零用金跟宿舍的空間, 沒辦法讓我每次都抱一堆書本回家. 如果買回家卻又沒看, 或是看不懂, 看不完, 反而會覺得是浪費.(中文的書可以這樣瀏覽, 英文書就沒辦法了, 因為英文書必須要把頭向右傾斜45度, 才能讀出書本的書名, 所以我看的英文書只限於教科書, 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香水」這本書就是這樣找到的, 這本書的名字, 讓我一下子就注意到他的存在, 書本的封面是棕色系列的, 那時候這本小說還不是暢銷作品, 我是在新書區看到的. 身上沒有體味的主角葛奴乙以他純色的白, 容納了各種不同味道的染料(我依然固化地用了視覺角度描寫嗅覺..), 並在尋找與探索的過程中, 創造出屬於他自己的味道. 人最常使用的是視覺, 我們記得每一個東西的形狀與顏色, 其次是聽覺, 記得每一個東西發出的聲音, 某某人講過的話, 再來是味覺, 在吃飯前會嘗試想起最想吃的那個東西的味道, 然後是嗅覺, 最後是觸覺.
- Nov 22 Mon 2004 22:39
出走紐西蘭─一個母親的教育實驗
出走紐西蘭─一個母親的教育實驗
這是一本老書, 當時候的教育情景, 到現在都因為教改的衝擊, 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輕鬆的書信體堆砌而成的書籍, 著實讓國民教育的議題輕鬆不少, 也讓我們認識閒散的紐西蘭休閒生活, 配合上嚴肅的教育問題, 造就了紐西蘭特有的學習環境.
- Nov 18 Thu 2004 22:43
明星高中Live Show 美國超人氣維尼中學
在出版社的網頁裡面,有書本的簡介,內容是記錄作者在2001-02,花了一年的時間,在美國加州有一所明星中學——維尼中學(Gretchen Whitney High School)遇到的種種事件與問題,在這裡還有出版社提供的精彩書摘。
這本書披露了美國亞裔圈中有名的維尼中學,就是類似台灣的建中、北一女這個地位的學校,作者透過實地住校觀察,將校長、老師、學生與家長的心態,完全毫不保留地撰寫出來。這本書非常好看,但也不容易閱讀,剛開始閱讀的時候,需要適應一下作者的寫作方法,就是在文章中穿插學生的自傳片段,每每看到書本中間突然出現字體明顯不同的幾個段落,你就得先把本文的狀態cache起來,閱讀這個自傳,然後再從cache裡面把本文的狀態sync一下,然後才能繼續閱讀下去,不過習慣了這個寫作方式後,會覺得讀這些自傳也是一種調劑。
在教育部強力推動的教改背後,隱藏著一流大學如何從教學內容簡化的制度下,篩選出程度優良的學生的方法。在美國,大學是以高中生修習了多少大學先修課程以及成績來評斷,另外加上多采多姿的課外活動,證明不是一個死讀書的學生,再加上一張與眾不同的自傳(包含學校老師的推薦書),讓大學評審委員能在眾多如出一轍的申請學生當中,對這個學生的自傳印象深刻。所以成績、課外活動、自傳,成了一個高中生在多元入學方案下,脫穎而出的三大利器。姑且不討論政策的正確性,對於實現美國學制的台灣來說,也就是近幾年的教改方案下,美國這所明星高中成功的方法,可供我們借鏡,不管是學校、老師、學生與家長,如何在這樣的制度下存活,這本書提供的方法確實可行。
- Aug 17 Tue 2004 23:55
LiveCube的Puzzle
12塊積木, 有多少方法, 可以組合成一個立方體呢?
LiveCube 網站
前幾週剛從LiveCube網站買了Classical Puzzle Set(產品網頁)
- Aug 05 Thu 2004 23:57
李家同 的散文
- Jun 09 Wed 2004 00:05
大逃殺 生存遊戲
在漫畫生存遊戲的第八集裡面, 有著令人不堪作噁的情節. 相馬光子年幼時的亂倫體驗, 讓天生尤物的她學習利用與生俱來的武器, 在這個世界求生存. 面對受到槍傷的同學瀧口的憐憫, 讓她情不自禁沈醉在陳年往事中, 然後在跟瀧口做愛的過程中, 將瀧口用鐮刀殺死.
單就情節來看, 整個過程受到衛道人士的抨擊, 實際上確實也是如此, 在我看完漫畫的幾週內, 我還常常想起那個令人作噁震撼的畫面(跟瀧口做愛的過程中, 將瀧口用鐮刀殺死), 但我相信在現在這個社會中, 確實存在著這麼極端的個體, 由受害者轉變為加害者, 這完全是一個受傷的家庭所造成的, 因為貧困的生活加上嫉妒的心理, 會讓很多人忿忿不平.
- May 20 Thu 2004 00:06
識破財務騙局的第一本書
身兼會計師與保障投資人權益機構總裁的薛利博士,深入剖析當前企業常用來愚弄財務專家與投資人的7大類騙術,並說明這些騙局以何種形式被巧妙運用於當前科技先進且號稱是財務透明的投資環境。此外,本書更獨家揭發恩龍、美國線上、思科、朗訊等數十家美國新舊經濟企業貪婪內幕,並歸納整理它們慣用的30項會計花招。本書以明快的節奏,提供最精闢的財報解讀技巧,教導讀者如何發現並迴避以下的財務陷阱:
◆ 營收詭計:不具實質經濟效益的附帶協議、將投資收益列為營收、將合併前不當隱藏的營收予以釋出等。
◆ 費用陷阱:將本期費用移轉至前期、成本攤銷速度過慢、未依法調降毀損資產價值等。
- May 18 Tue 2004 00:07
朱邦復眼中的「心術 - 蘇洵」
無意中發現名人朱邦復竟然也有古文觀止的錄音教學,每一堂課的時間都很長,再加上朱老偶而難以理解的口音,即使花了極大的耐心聽完,也只能獲得其中一半的精髓。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出自於蘇洵所寫的心術這篇文章,多麼地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是綜觀整篇文章,卻是一篇受朱老批評的劣作。
心術全文在討論用兵、對戰、為將之道,然而人生無處皆需用心,非僅只為將用兵作戰需要用心。文中第四段凡戰之道與第六段凡主將之道,內容皆談論將領,何需錯置;第二段凡兵上義,第五段凡兵之動,內容皆談論士兵,何需錯置。「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然為戰力求大勝,乘勝追擊,與賭博小輸為贏迥異。